文章来自于:有知有行文章只用于个人收藏,不做其他用途

欢迎来到《有知有行·投资第一课》,这是我们的第一讲。

既然是第一讲,我们就从一件特别基础的事情开始讲起。

来到有知有行的同学,相信都是为了投资来的。那么投资最核心的目的是什么呢?当然就是赚钱——我相信没有人是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赔更多钱的。

那么,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出现了:钱这个东西,到底是怎么来的呢?

假如流落荒岛……

这个问题其实很大,回答的角度也有很多。比如有的同学会很直觉地想,钱是国家发行的、是政府背书的。这当然没错。不过我们可以考虑这么一个场景:

现在有一个小岛,岛上有一个装着一百万美元的宝箱。有一天你乘船出海,船走到一半坏了,漂流到了这个小岛上,就像鲁滨逊一样。那么宝箱里的钱对你有用么?肯定是没用的,可能还没有一张渔网或者一棵椰子树更有用。

所以,我们能得出一个很重要的常识:钱这个东西——在这里更准确的定义是「货币」——不管是谁,印出来再多,如果它不能换来我们想要的东西,那它就一文不值。

所以你看,我们想赚的不是钱本身,而是钱背后的东西——资源、产品和服务。

可这个时候,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。

我们都知道,资源是有限的,产品和服务也不是凭空产生的,如果大家都在忙着赚钱,那谁在亏钱呢?换句话说,多出来的钱是怎么来的呢?

简单来说,多出来的钱,主要是三个因素造成的:自然资源、劳动和技术。
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。

比如人类从古到今,生活都需要木头。开始的时候,我们砍树特别费劲,但是有些人很聪明,把石头打磨成了石斧,于是大家砍树效率一下提高了。

在这个过程里,人,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,利用自然资源(也就是石头),改进了技术(原来没有斧子),把以前一年砍树 20 棵的水平提高到 200 棵的水平,多出来的资源又可以用来进一步改善生活。渐渐地,大家的日子都变得更好,于是社会整体的财富也增加了。

人类财富的积累

当然,这是个简化的例子,真实世界远远比造斧子砍树复杂得多。可如果你稍微回想一下,人类积累财富基本就是这么一个过程。

袁隆平让我们可以在同样一亩地上种植出更多的庄稼,养活了更多人口,而更多的人口也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;电话、微信和各种视频会议系统让人们可以更高效地沟通,催生出了更多的共识和智慧;抗生素和手术刀让我们可以更加健康地生活,以及延长整个种族的寿命。所有这些变化,都是我们通过利用自然资源、同时施加各种劳动、并且创造了各种新技术而带来的。

这里可以给你一个概念,截止到 2020 年这个时点,人类社会的总财富大概是 300~400 万亿美元这个水平。其中超过 200 万亿美元是土地和房产——没错,这类最最古老和经典的资产类别,占据了人类总财富的 2/3 左右。

而全球股票市场的总市值大概在 70~90 万亿美元左右,是第二大的资产类别;另外,现金、硬币等等大概是 30 多万亿美元,而黄金总市值差不多 7~9 万亿,剩下的还有一些很小的类别,比如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资产。

人类社会总财富分布

理解了这个「自然资源 + 劳动 + 技术」的逻辑框架,我们就应该对钱、或者说「财富到底是怎么产生的」有一个最基础的认知。

近三百年的「财富大爆炸」

不过讲了这么多宏观的东西,你可能更关心的是:这一切和我有什么关系呢?或者说得再直白一点,人类社会是拥有这么多财富,但是怎么能让这些财富多往我的兜里跑一些呢?

我们慢慢来说。

首先,我要恭喜你。因为有一个常识我们常常忘掉,就是虽然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如今已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,但在人类漫长的几万年几十万年的历史里,绝大多数财富都是在过去的 300 年里创造的。

一张图直接说明问题:

过去两千年的世界生产总值

上面这张图,把世界银行从 1990 年开始的最新数据,以及经济学家安格斯·麦迪森(Angus Maddison)所建立的 1990 年之前的历史估算数据拼接在一起,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过去两千年多的经济增长情况。

我们可以看到,在 19 世纪之前,人类社会财富积累的增长几乎是一条横线。但从 1800 年之后,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,我们来到了财富大跃迁的阶段。

这其中的原因当然也有很多种,不管是科学的启蒙,工业革命的诞生,还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,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,我也就不再赘述了。

总之,从历史的视角来说,我们都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,一个经济腾飞、财富爆炸的时代。「股神」巴菲特曾经谦虚地表示,自己是中了卵巢彩票。

这说的是他一切成功的基础,就是生在了 20 世纪飞速发展的美国。否则,用他自己的话说,一个一辈子只懂得配置资产和挑选好公司股票的老头,放在几百年前甚至原始社会,可能是全世界最没用的人。

另外不能忽视的一点,就是现代公司与现代资本市场制度的诞生。这也和我们每个投资者息息相关。

熟悉商业史的同学可能知道,现代股份制公司的雏形起源于 17 世纪的荷兰。当时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商品叫香料(比如胡椒大家就很喜欢),所以跨海跨洋的香料贸易和运输就发展得非常红火。

荷兰的航运业一贯发达,加上阿姆斯特丹是欧洲著名港口,于是远洋船队相当之多。不过当时它们有个很大的问题,就是单打独斗的小船队很多,之间也要各种恶性竞争。

本来航海的风险就高——资金要求大、海盗也十分猖獗、遇到风暴之类的天气问题更是血本无归——再加上西班牙、葡萄牙的大型船队竞争力也很强,所以,当时就有人提出,应该把各个小船队联合起来,成立一个组织,统一调配各个船队。这样一来,不但能分担经营风险,也可以降低竞争,节省成本。

于是,在 1602 年,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了,而且公司决定向公众募资,这样可以筹集到更多的钱,来和强大的西班牙葡萄牙船队竞争,而募资的方式就是把公司的所有权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,并且给每个认购的人一张凭证。

你肯定已经意识到了,这不就是如今我们买的股票嘛。这就是最早股票的来源。

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凭证

有了股票这种东西,股市——也就是股票市场也就呼之欲出了。当时东印度公司有个神奇的规定,就是整个公司要等到十年之后才会给股东们分红——现在听起来的确是非常长期主义的,甚至有点像风险投资。

但肯定有人等不了十年再拿回收益,于是,东印度公司的所有权凭证就开始被大家互相买卖,于是阿姆斯特丹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。后面的事情,熟悉欧洲史的同学肯定很了解了。

其他船队怎么可能是东印度公司的对手,很快,这家公司就成为了 17 世纪的海上霸主。据后人估算,东印度公司巅峰时期的市值将近 8000 万荷兰盾,约等于今天的 8 万亿美元。

所以,钱究竟是怎么来的,现在我们的思路就很清晰了。人类通过利用自然资源、投入智慧和劳动、发展创造科学技术,创造了巨大的财富,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公司为单位而创造的。

而现代股份制公司的组织结构,加上资本市场制度,使得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参与到这种创造财富的过程里——当然,在分享利益的同时,每个参与者也都承担了相应的风险,接受了自己投入的钱被一个大浪打过来就拍没了的可能。

但无论如何,真实地创造财富、合理地分享财富、踏实地积累财富,是如今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的时代红利。

关心「钱最终去哪儿了」

最后我还想说,懂得这些大道理,其实对我们日常的投资实操也有很大的好处。你在生活中肯定见过这样的例子:听到小道消息就 all in(全仓)一只股票,稀里糊涂赔了很多钱;在牛市高点一鼓作气杀进去,到了熊市又惨兮兮割肉清仓;看到别人买房自己也跟着买,结果偏偏自家楼盘几年过去了也没见涨;更不用说时不时能在媒体上看到的理财产品「暴雷」新闻,比如 P2P、原油宝等等。

这些事情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非常重要的一点,就是太多人把投资理财当成了一件非常抽象的事情,而忘记了只要我们在做投资,我们就是把钱扔到一个非常真实的、希望用这笔钱创造更多财富的组织里。

比如很多人在买 P2P 的时候,只会盯着收益看,觉得这是一个「投入 1 万块能返回 11000 块」的「理财产品」——但世界上并没有一种神奇的机器,把钱扔进去一年之后就能返回 10% 的回报,而只有真实的、创造财富的公司、人与双手。

所以在投资领域,我们总会强调,一定要去了解投资的「底层资产」是什么,也就是不管某种产品被包装成什么样、名字叫得多么好听、由什么大牌公司出品或者销售,我们都应该去关心钱最终放在哪儿了,它获得回报的来源到底是什么,是不是满足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常识与公理。

如果牢记这一点,你在投资中就已经规避了绝大部分的骗局与风险。

本讲重点

下讲预告

规避骗局和风险固然重要,可我们投资的目的不只是不亏钱,还要追求好的收益。

下一讲,我们就来说说:在投资中,我们到底能从哪里获得收益,哪种投资方式的回报最高?

“美好即价值”,如果此篇文章对你有用,请多多转发,分享!
仅个人收藏整理,不做商业用途!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“我们大多数人在不远的彼时彼刻,终将在数据矩阵中失去长时的独立意识,迷失和沉浸在编织的谎言中!”
本文由“耘溪小哥哥”编辑,如看更多精彩内容   
请移步 ”哔哩哔哩 (゜-゜)つロ 干杯~-bilibili“ 个人主页  爱吃鱼的耘溪哥哥
微信公众号(Pixiver): 【P站画师】
小红书号:①【P站画师】②【耘溪哥哥】
QQ群:次元美图社③群:469795880
淘宝店铺: 次元优选店
淘宝店铺: 次元优选店
淘宝店铺: 次元优选店

猜你喜欢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评论信息
picture loss